鹧鸪的象征意义 鹧鸪叫声好听吗

鹧鸪鸟 , 鹧鸪 , 又名石鸡、红腿小竹鸡 , 俗名赤姑、花鸡、怀南、越雉、鹧鸪、鹧鸪鸟、中国鹧鸪 , 在我国多分布于见于云南西部及南部、贵州西南部、广西、海南、广东、福建、江西、浙江及安徽 。 为常见候鸟 。 栖于低地至海拔1600米的干燥林地、草地及次生灌丛 。 喜群居生活 。 鹧鸪既是一种非常美丽的观赏鸟 , 又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美食珍禽 。

鹧鸪的象征意义 鹧鸪叫声好听吗

文章插图

鹧鸪叫声好听吗?
鹧鸪声暗示着离愁别绪 。
鹧鸪的形象在古诗词里也有特定的内蕴 。 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“行不得也哥哥” , 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, 衬托处境的艰难或心情的惆怅 。
如辛弃疾《菩萨蛮·书江西造口壁》“江晚正愁余 , 山深闻鹧鸪” 。 译文:夕阳西下我正满怀愁绪 , 听到深山里传来鹧鸪的鸣叫声 。 诗中的鹧鸪都是衬托处境艰难或心情惆怅的 。
鹧鸪的象征意义 鹧鸪叫声好听吗

文章插图

鹧鸪的象征意义:
鹧鸪属禽 , 与杜鹃 , 鸳鸯 , 燕子 , 鸿雁等齐名 , 皆为诗词之所宠爱 。 多产于南方 , 其形如母鸡 , 鸣曰:“哥哥 , 哥哥” , 鸣声悲婉凄切 , 喜雌雄对鸣 。 迁客骚人寓鹧鸪以深情 , 表已之意也 。 有诗为证:“暖戏烟芜锦翼齐 , 品流应得近山鸡 。 雨昏青草湖边时 , 花落黄陵庙里啼 。 游子乍闻征袖泪 , 佳人才唱翠眉低 。 相呼相应湘江阔 , 苦竹丛深日向西” 。 此为晚唐诗人郑谷之作 , 以品貌 , 时节 , 环境 , 意象入手 , 鹧鸪之寓意 , 所言殆尽 。 暮雨黄昏 , 鹧鸪声里 , 游子佳人离愁别绪 , 怎一愁字了得?
鹧鸪的象征意义 鹧鸪叫声好听吗

文章插图

一曰离别 。 佳人执郎之手 , 泪眼相看 , 泣声如咽:哥哥 , 哥哥 , 你别走(行不得也 , 哥哥) 。 借以常喻惜惜别情 。 唐朝张籍《湘江曲》:“湘水无潮秋水阔 , 湘中月落行人发 。 送人发 , 送人归 , 白萍茫茫鹧鸪飞” 。 借鹧鸪之意象抒怅惘之离愁 。
二曰悲情 。 因其声凄切 , 常寓艰难之处境 , 惆怅之心情 。 清代尤侗《闻鹧鸪》有曰:“鹧鸪声里夕阳西 , 陌上征人首尽低 。 遍地关山行不得 , 为谁辛苦尽情啼?”鹧鸪声里 , 陌上行人前路无测 , 凄苦之绝境可见一斑 。 古诗词中出现的”鹧鸪”这一意象也经常透出悲凉之意 , 比如李白的 《越中览古》 “宫女如花满春殿, 只今惟有鹧鸪飞 。 ”
三曰爱情 。 因喜雌雄对鸣 , 一唱一和 , 借此常喻夫唱妇随 , 男欢女爱 。 意象如同“燕子”“鸳鸯” 。 唐代刘禹锡有《踏歌词》:“春江月出大堤平 , 堤上女郎连袂行 。 唱尽新词欢不见 , 红霞映树鹧鸪鸣 。 ”借鹧鸪之和鸣 , 衬“欢不见”之落寞 。 诸如温庭筠、李洵之《菩萨蛮》词中鹧鸪皆有此意象 , “双双金鹧鸪”、“双双飞鹧鸪”等 , 不足而论 。
四曰相思 。 情爱所致 , 离别之苦 , 悲情油然而生 , 为以上集大成者 。 李益《鹧鸪词》:“湘江斑竹枝 , 锦翅鹧鸪飞 。 处处湘云和 , 郎从何处归?”闺中女子 , 思念远方情郎之愁绪.相思之苦 , 含蓄而致韵 。

【鹧鸪的象征意义 鹧鸪叫声好听吗】无相关信息

    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