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防治】如何生物防治林木害虫


如何生物防治林木害虫生物防治的特点是对人畜安全, 无污染, 不形成抗性 。
主要方法有:
一、以虫治虫
利用天敌昆虫防治害虫称为以虫治虫, 其中包括益螨的利用 。 利用天敌昆虫是生物防治应用最广、最多的方法 。 按天敌昆虫取食的方式可以分为两大类, 即捕食性天敌和寄生性天敌 。
1、捕食性天敌:捕食性天敌种类很多, 其中效果较好 。 常利用的有瓢虫、草蛉、食蚜蝇、食虫虻、食虫蝽象、胡蜂、步行虫以及捕 食螨类等, 这类天敌一般食虫量大, 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, 必须吃掉几个、几十个甚至几百个虫体才能完成发育 。 因此, 在自然界控制害虫的猖獗作用十分明显 。 例如棉田应用瓢虫、草蛉、胡蜂等防治蚜虫、棉铃虫都取得一定的成效 。
2、寄生性天敌:这类天敌寄生于害虫体内, 以其体液和内部器官为食, 使害虫死亡, 主要包括寄生蜂和寄生蝇 。 寄生蜂:是专门寄生在其他昆虫体内为主的蜂类, 防治农业害虫 非常广泛, 取得一定效果 。 如利用赤眼蜂、茧蜂防治松毛虫、玉米螟、稻苞虫、稻纵卷叶螟、豆荚螟、豆小夜蛾、大豆食心虫、豆天蛾、棉铃虫、苹果小卷叶蛾等多种农业害虫 。 凡被寄生的卵、幼虫和蛹, 都不能完成发育而中途死亡 。 寄生蝇:多寄生在蝶蛾类的幼虫或蛹内, 以其体内养料为食, 致其死亡 。 寄生蝇常产卵于其他害虫的幼虫或蛹上, 幼虫孵化后, 钻入体内取食体液 。 有的卵产在植物叶片上, 经害虫取食进入消化道寄生 。
二、以菌治虫
【【防治】如何生物防治林木害虫】以菌治虫就是利用害虫的病原微生物(真菌、细 菌、病毒等)防治害虫, 其中以细菌和真菌应用最广 。 以菌治虫具有 繁殖快, 用量少, 无残留, 无公害, 与少量化学农药混合使用可以增效等优点, 近几年来使用量日益增大 。 目前, 我国生产的病原微生物有以下几类 。
1、细菌:应用最多的杀虫细菌是苏云金杆菌、松毛虫杆菌、青虫菌等芽孢杆菌一类, 可防治菜青虫、棉铃虫、玉米螟、三化螟、稻 纵卷叶螟、稻苞虫、松毛虫等一些农林害虫, 这类杀虫细菌对鳞翅目昆虫有很强的毒杀作用, 对人畜、作物、益虫、水生生物等无害、无残毒, 可与其他农药混合使用 。
2、真菌:能寄生在虫体的真菌种类很多, 其中利用白僵菌、绿僵菌较为普遍 。 我国利用白僵菌防治大豆食心虫、玉米螟、松毛虫、地老虎、蛴螬等数十种害虫都有很好的效 果 。 目前生产的菌药多为菌粉, 使用必须根据所需浓度进行稀释 。
3、病毒:病毒对害虫的寄生有专化性, 一般一种病毒只寄生一种害虫, 对天敌无害 。 病毒的致病特点是:虫体感染病毒后, 几天至 十几天食欲减退, 行动迟钝, 最后爬向高处, 腹足抓紧物体, 尸体下垂 。 病毒侵入虫体的途径, 主要是通过口器, 感染虫态都是幼虫; 成虫可带病毒, 但不致死 。 使用方法是在幼虫孵化期喷粉或喷雾, 每亩约用十多个幼体当量即可 。
三、利用其他有益动物防治害虫 除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敌昆虫外, 还有鸟类、蛙类及其它动物, 对控制害虫数量的发展有很大作用 。 例如:利用灰喜鹊吞食松毛虫;利用鸭子啄食水稻害虫;在收棉晒花时, 用鸡啄食准备越冬的棉红铃虫;利用啄木鸟防治林区害虫;蛙类捕食 地面和稻田各种害虫;蝙蝠消灭大量夜间活动的害虫和蛾类, 如金龟子等 。
因此, 要从组织、法规、技术上加以保护, 加强有益动物的有益活动, 为农业生产服务 。

    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