娱乐知识|浔阳楼题反诗是谁,浔阳楼宋江吟反诗( 五 )


3、宋江是《水浒传》里边名号最多的一个 , 共有四个 。 一个是黑宋江 , 因为他长得面黑 , 身材比较矮 , 这是就他的形体来讲的 , 其貌不扬 。 第二个是孝义黑三郎 , 讲的是他对待父母 , 讲究孝道 , 他的孝道贯穿到了他的思想当中 , 成为他思想的一个部分 , 并且是他的思想的一个很重要的支撑点 。 第三个是及时雨 , 讲的是他仗义疏财 , 扶危济困 , 这在后面他陆续和弟兄们交往中能够看得出来 。 第四个是呼保义 。 这个词 , 一直到今天 , 大家都无法把它解释清楚 。 有一种解释说 , 保义是南宋时候武官的一个称呼 , 叫保义郎 。 “保义”本是宋代最低的武官名 , 逐渐成了人人可用的自谦之词 。 “呼保义”这个词是动宾结构 , 宋江以“自呼保义”来表示谦虚 , 意思是说 , 自己是最低等的人 。 另外一种解释 , 说“保” , 就是保持的保;“义”就是忠义的义 , “保义”即保持忠义 , 呼的意思 , 就是大家都那样叫他 。 大体上说 , 呼保义这个词实际上讲的是宋江对待国家的态度 , 对待朝廷的态度 , 对待皇帝的态度 。 水浒传里有云:“呼群保义” 。 这四个绰号实际上重点介绍了宋江平时的为人和喜好 , 还有从“浔阳楼宋江吟反诗”可以看出宋江有谋略 , 有志向 , 不满足于现状 。

宋江浔阳楼题反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? 宋江浔阳楼题反诗被黄文炳发现
黄文炳道:“不敢动问 , 京师近日有何 新闻?”知府道:“家尊写来书上分付道 , 近日太史院司天监奏道:“‘夜观天 象 , 罡星照临吴楚分野之地 。 ’敢有作耗之人 , 随即体察剿除 。 嘱付下官 , 紧守 地方 。 更兼街市小儿谣言四句道:‘耗国因家木 , 刀兵点水工 。 纵横三十六 , 播 乱在山东 。 ”因此特写封家书来 , 教下官提备 。 ”黄文炳寻思了半晌 , 笑道: “恩相 , 事非偶然也 。 ”黄文炳袖中取出所抄之诗 , 呈与知府道:“不想却在于 此处!”蔡九知府看了道:“这个却正是反诗 。 通判那里得来?”黄文炳道: “小生夜来不敢进府 , 回至江边 , 无可消遣 , 却去浔阳楼上避热闲玩 , 观看前人 吟咏 。 只见白粉壁上新题下这篇 。 ”知府道:“却是何等样人写下?”黄文炳回 道:“相公 , 上面明题着姓名 , 道是‘郓城宋江作’ 。 作府道:“这宋江却是什 么人?”黄文炳道:“他分明写 , 自道:‘不幸刺文双颊 , 只今配在江州’ , 眼 见得只是个配军 , 牢城营犯罪的囚徒 。 ”知府道:“量这个配军 , 做得什么!” 黄文炳道:“公相不可小觑了他!恰才相公所言 , 尊府恩相家书说 , 小儿谣言 , 正应在本人身上 。 ”知府道:“何以见得?”黄文炳道:“‘耗国因家木’ , 耗 散国家钱粮的人 , 必是家头着个木字 , 明明是个宋字 。 第二句:‘刀兵点水工’ , 兴起刀兵之人 , 水边着个工字 , 明是个江字 。 这个人姓宋名江 , 又作下反诗 , 明 是天数 。 万民有福 。 ”知府又问道:“何为‘纵横三十六 , 播乱在山东’?”黄 文炳答道:“或是六六之年 , 或是六六之数 。 ‘播乱在山东’ , 今郓城县正是山 东地方 。 这四句谣言已都应了 。 ”
当宋江装疯卖傻想逃避责任时 , 黄文炳又对知府道:“且唤本营差拨并牌头来问 , 这 人来时有风 , 近日却才风?若是来时风 , 便是真症候 。 若是近日才风 , 必是诈风 。 ” 知府道:“言之极当 。 ”便差人唤到管营、差拨 , 问他两个时 , 那里敢隐瞒 。

推荐阅读